close

最直接的修行方式,正是從苦、集、滅、道所發展起來的三十七道品,一般把它分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七類,可說是通達菩提涅槃的三十七種修行方法。

 

 

 幾千年來,由於物質文明的不斷發展,人類運用大腦挑戰日常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克服了物質的匱乏與精神的貧困,例如:尖端科技的發明、各類知識的獲取等。人類雖能克服這些林林種種的問題,但生活中的熱惱,以及因互動所產生的逼迫與煎熬,卻依舊存在,並未因此有所減少。

 

 由此可知,傳統的教育體制中,教導我們運用大腦分析、邏輯推理的那一套思維方法,確實出了問題。然而,早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大腦趣向思維模式」即便存在;世尊也因此發展出另外一套教育方式,我們叫它「佛教」,那是一種「覺悟」的教育以及訓練。而其目的正是為了要「打破意識型態的束縛」,訓練人類運用生命的智慧,從而尋回我們應有的生命本能,擺脫那些長期受限於物質文明與精神、文化、知識等層面的僵化性思考。

 

 取而代之的,是訓練我們以生命的全體來做整體性的反應與作用,它是一種全方位、生命本能的思維方式;若依傳統的說法,則稱為「直觀」或「內觀」。倘若會運用這種生命本能的思維模式,人們的所作所為就不會只是一味地要去「戰勝」外在環境,不斷去強化這類現實功利取向,並且具有強烈對立性的觀念與意識型態;相反的,它能夠建立我們生命的總體觀,開展出生命全方位的作用。然此正是普賢行「一行一切行」的基本定義,也就是一佛乘中所謂「普賢行願」的修法!

 

 為了幫助、引導人們擺脫大腦的慣性以及各種僵化性思考的束縛,於自己的生命本能上能夠當家作主、恢復本來面目,佛陀揭示了兩套關於「生命本能取向思維模式」的訓練方法。首先,是從苦、集、滅、道所發展起來的三十七道品,這是世尊傳承法教中最為直接的方式;其次,則屬「獨覺型」的修行法門,如:十二因緣法等。

 

 所謂「十二因緣」,是指獨覺人修行的過程,他是如此般地來作思維,這類修行人不用苦集滅道那一套方法,原因在於他自己本身具有很強烈的思維傾向,能夠發展出比較縝密、嚴謹的思維邏輯,所以他就用這一套,但這個時候就叫做「緣覺」。至於步驟上是否一定是這十二步驟,那到未必!換句話說,於其邏輯傾向上,不論是分成幾個階段、步驟,那僅僅是個人粗細的問題;當他思想趨向為正確的前提之下,其所獲得的結論與答案,無關於對錯,那只是究竟、不究竟的區別而已!就好比在證得阿羅漢之前,還有其他如須陀洹向、須陀洹果,乃至是阿羅漢向等高低不同的果位;其實,獨覺人的修行,同樣是存在著這些差異。

 

 另外一個,則是最直接的修行方式,也就是從苦、集、滅、道所發展起來的三十七道品,共有三十七個名目,一般把它分成「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七類,可說是通達菩提涅槃的三十七種修行方法。然而,我們在探討三十七道品同時,它必須是建構在「停心」的基礎前提之上;換言之,妄想不止,修行無用!

 

 「五停心觀」是修行的準備工作,需待停心的資糧條件具足時,才真正開始進入「四念處」等三十七道品的正式修行階段。就華嚴而言,信位尚未入位,而三十七道品也就是屬於這個階段的修持,待此修學完成之後,正是躍進法身大士之林,那是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的修行狀況,也就是屬於《華嚴經》的範疇。是故,在進入信位之前,「五停心觀」是一位行者必要的基礎條件!

 

 如果我們要真正體會到生命的存在,一定要透過觀照;透過五停心的修行,來觀照這個身體,將真實的生命從這色身上抽離出來,如此地訓練我們對於生命的敏感度,去感受生命的存在,從而展現出法身慧命。我們可以直接從這個地方,去碰觸生命存在的最深處,也唯有真正內心深處那種安住的體驗,那才是究竟!

 

 倘若懂得運用五停心觀的修法,那會是從最基礎下手,在最高的地方成就;換句話說,五停心觀可以是絕對圓融、殊勝的修行法門,我們可以從這個地方開始進入禪定,然後成就法身慧命。會用心、會修行的人,他就能夠一修一切修;倘若不會用心,那也就只能夠一對一的練習了。然而,普賢行之所以殊勝的地方,亦即在此「一行一切行,一修一切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esee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