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總結歷史發展的趨勢察覺
華嚴宗歷代祖師,無論於古、新十玄門中,皆列有「秘密隱顯俱成」
乙門。 雖原文意在法界存在之不可思議、不可以大腦臆測,故稱
法界之存在具有隱、顯兩相,並以此不可思議相,號曰「秘密」;然
於佛教東傳之歷史舞台上,確實存在著「顯」,即宮廷佛教中的義學,
此屬中觀論派之論證;亦存在著「隱」,即社會佛教中所著重的禪觀,
此屬瑜伽行派之實踐。
雖然宮廷派的佛教,不著墨於實踐上的禪觀(事實上也有其困難),
但是朝廷中的這些國師大德們,卻又是真參實修的飽學之士。 禪觀
的修證,難以用語言、筆墨來表述,而每位大德又皆為在野時期百煉
成鋼的勇士; 此一瑜伽行,處之於朝廷之中,不正是隱而不顯嗎?
反之,於社會佛教中所歷練的瑜伽行──如何能證空性之生命改造
工程,豈不是瑜伽士日夜夢寐以求的菩提大道場嗎? 此之於野,
不也正是顯于瑜伽行法,而隱其義學嗎?
換言之,於朝廷中,中觀論派涵蓋了唯識的精微、唯智的般若、天台
的性具,以及賢首的圓宗; 而社會上,則瀰漫著禪、淨、律、密等
瑜伽行派之行法。是故,以今日之言而概論之,宜稱中觀論派為顯教
或顯宗,而稱瑜伽行派為密教或密宗,此乃歷史上存在之事實也!
07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