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精進波羅蜜之意涵

 

一、精進波羅蜜之定義

(一) 精進與波羅蜜

 

    精進,梵語vîrya,,巴vîriya,藏brtson-h!grus梵語音譯作毗梨耶、毗離耶。又意譯也作精勤、勤精進、進、勤。精謂不雜,進謂無間。精進謂勇勤策,進修善法而不懈怠。它是四念處、四神足、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亦即三十七道品中的要項,也是修行的根本。原始佛教以之為八正道之一,大乘佛教亦以之為菩薩修行實踐的德目,即六波羅蜜之一,或列為各種修行德目之一。關於其語義,《攝大乘論》卷2謂能滅除懶惰及諸惡法,名為「毗梨」;復行不放逸而生長無量善法,故稱「耶」[1]

 

《大乘義章》卷十二云︰「毗離耶者,此名精進。練心於法,故說為精;精心務達,故稱為進。」[2]按,梵語vîrya,是動詞vîr(戰勝或制止之義)附上語尾ya而成的中性名詞,即自制而勤修之意。

 

  用此「精進」一詞的情形有種種差異,其行相亦不盡同。或為心所名,又稱為勤,指斷惡修善之心勇猛,俱舍家以之為大善地法之一,唯識家以為是善之一。或與「欲、心、思惟」合為四如意足。或與「信、念、定、慧」合為五根及五力。或與「欲、念、巧慧、一心」並為行五法。或為波羅蜜行之一,列於六波羅蜜、十波羅蜜之中。或列為七菩提分法之一。

 

    由上而知精進乃為大小二乘共同所必修的基本課題。不過大乘行者所修之精進,統稱之為精進波羅蜜,而一般人之所修只能概稱為精進。根據《大智度論》中說:

 

      諸餘善法中精進,但名精進,不名波羅蜜。問曰:一切善法中懃,何以不名精進波羅蜜;而獨名菩薩精進為波羅蜜?[3]

 

一切善法無論是大小乘行者都所應修學的,然而善法其範圍廣泛,非一般人(包

括凡夫及聲聞、緣覺等)的勤修善法,故還不能稱為精進波羅蜜,只能稱之為精

進;只有菩薩的精進才稱為精進波羅蜜。而這是為什麼呢﹖要明瞭這一點,就必

須先從二乘人所修的精進作進一步的探究。此部份我們將在下一個章節來探討。

 

    所謂的「波羅蜜」,又稱「波羅蜜多」是由梵語pâramitâ翻譯而來,其意譯為「到彼岸」或「度」,又叫作度無極、事究竟。此外,在語意上,即為達成理想、完成目的之意,又有「絕對的」、「完全的」、「完成的」等諸涵義。在《解深密經》卷4中說明能成為波羅蜜多的五種條件:

 

      世尊!何因緣故波羅蜜多說名波羅蜜多?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五因緣故:一者無染著故;二者無顧戀故;三者無罪過故;四者無分別故;五者正迴向故。[4]

 

以上五種波羅蜜多的條件在《瑜伽師地論》中解釋:因為菩薩清淨無染著,在現

法中,對於所修行的波羅蜜多,能夠以恆常殷重之心精勤修學加行用功,而不放

逸、不懈怠、不顧戀,故能成為攝當來不放逸之因,沒有任何的過失缺憾,所以

能正修習而達到最圓滿、最清淨、最鮮白的波羅蜜多,而無分別;故能以方便善

巧波羅蜜多,速得圓滿,迴向所有一切眾生,皆得無盡乃至成就無上佛道。[5]

上單就對於「精進」、「波羅蜜」之意作說明。

 

(二)精進波羅蜜

 

從前文將精進及波羅蜜合起之意,可謂為全然努力精勤不懈至彼岸之意。然

為何精勤努力不懈才能至於彼岸呢?精進波羅蜜又作毘梨耶波羅蜜,《華嚴經》云:菩薩普發眾業,常修靡懈,諸有所作,恒不退轉,是名毘梨耶波羅蜜。[6]《大智度論》卷十六又:「為佛道精進,為波羅蜜,諸餘善法中進,但名精進,不名波羅蜜。」[7]又說「菩精進,不休不息,一心求佛道,如是行者,

精進波羅蜜[8]由此可知薩為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彼岸而全然

投入精勤,此處非一般人(包括凡夫及聲聞、緣覺等)的勤修善法,故還不

能稱之為精進波羅蜜,只能稱為精進。[9]

 

    在東晉佛馱跋陀羅所翻譯的《六十華嚴》中談到七地菩薩時說:

 

      求善根無厭足,是毘梨耶波羅蜜[10]

 

此處所提到之毘梨耶波羅蜜,其修行內容是追求善根永遠不會感到滿足的。又《六

十華嚴.離世間品》說:精進波羅蜜是「於一切時不退轉故」[11],而唐譯《八十

華嚴.離世間品》說:「精進波羅蜜,一切所作不退轉故」[12]根據前者,精進波

羅蜜有永不退轉之意。「於一切時」理應含蓋過去、現在、未來,亦即時時刻刻。

因此,精進波羅蜜可以說是「勇往直前、絕不後退」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

亦復如此。但後者沒提及時間,而說到不退轉的對象「一切所作」。也就是說,

精進波羅蜜是不中斷一切正在進行中的事,有「絕不半途而廢」之意。總而言之,

前後二者同樣都以「不退轉」作為精進波羅蜜的定義。這也難怪法藏大師在《探

玄記》中說:「發大精進究竟一切事而不退轉。[13]澄觀大師也在《華嚴經疏》中

說:「精進不退轉是定義故。」[14]

 

二、大小乘中對於精進的詮釋

    在前一章節中我們就「精進」一詞作了探討,也不難發現精進乃大小二乘所

共同必修的基本課題,甚至依《大智度論》所言,更清楚可以看出大小乘對精進

的詮釋卻有所不同,故本節就精進在大小乘經典中的意涵及類別作進一步探討。

 

    根據天台智顗禪師在《四教義》中,指出諸聖典對於二乘人所依的經論乃為:經以《阿含經》、《提胃經》等為主;律以《十誦》、《四分》、《僧祇》為主;論以《婆沙》、《俱舍》、《發智》、《成實》為代表。以下小乘之精進即以智顗禪師所提之經、律、論經典為主要探討的範圍。[15]

 

(一)小乘中的「精進」之意涵及類別

1 、精進的意涵

     在原始佛教時期,以佛陀所說的教法作為弟子們修行的準繩。佛滅度後,則由弟子們將所聞的教說結集成經,故原始佛教以《阿含經》最能代表佛陀所說之教法,然《阿含經》以三十七道品為其修行之根本,並說「諸法皆由此生」[16]。其中,「精進」一詞或說為欲,或說為方便;它包含了勤、勇猛、堅固、牢強及堪能幾種意涵。[17]

 

    《雜阿含經》卷31中說

 

有四正斷,何等為四﹖一者斷斷,二者律儀斷,三者隨護斷,四者修斷。云何為斷斷﹖謂比丘亦已起惡不善法斷生欲,方便精勤心攝受,是為斷斷﹔云何律儀斷﹖未起惡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精勤攝受,是名律儀斷。云何隨護斷﹖未起善法令起生欲,方便精勤攝受,是名隨護斷﹔云何修斷﹖已起善法增益修習生欲,方便精勤攝受,是為修斷。 [18]

 

在《阿含經》裡面,四正斷的修行內容即是精進修行的內容。它的內容就是未生

起的惡法令不生起,已經生起的惡法令除滅,未生起的善法令之生起,已生起之

善法令增多。在《增壹阿含經》卷18〈四意斷品〉中所言之四意斷其意義亦

有相似之內容其內容為諸善功德三十七品之法,無放逸行最為第一、最尊、

最貴。無放逸比丘修四意斷,云何為四?於是,比丘若未生弊惡法,求方便令不

生﹔若已生弊惡法,求方便令滅﹔若未生善法,求方便令生﹔若已生善法,求方

便重令增多。[19]在所有三十七道品的修行中,無放逸行是最尊貴的。無放逸行

的比丘修行四意斷法門,即是精進修行的內容,如上所述。

 

    除此之外,在《摩訶僧祇律》中說:

 

      所謂勤精進,非名一切欲,謂能離眾惡,以法自活命。[20]

 

這裡所言精進的含意,是「能離眾惡,以法自活命」。這也就是說修行佛法之人

是要離惡修善的,透過精進修行不但能遠離一切惡法,甚至不管是已生起或未

生起的,都能將之除斷,並且能依法而修,同時亦能增長及實踐一切善法。因於

法中能如此之精進其果必能「以法自活命」。倘若每位行者能於日常生活中,時

時能依法並如法精進修行,觀照自己,那麼必能活出「慧命」。故精進在此有積

極行善的意味。

 

    又《成實論》中提到:

 

      心行動發是名為勤。常依餘法,若憶念、若定,於中發動,一心常行,是名為勤。勤有三種:善、不善、無記。是勤入善法中,名曰精進。[21]

 

從上之引文可以看出這裡以「勤」來做為精進的定義。其中「常依餘法」的意思,

大概是說「勤」這樣的修學行為,是必須使用於其他的修行方法才能將之顯揚出

來,就好比四地菩薩必須依於三十七道品之修學,才能顯現出其「精進」的精神。

甚至圓滿精進波羅蜜。那麼,當行者依法而修,又能時時緊守住正念,並在心念

發動後,又能將此心直扣於此法中,如此才能稱之為「勤」。勤又分為三種,即

是有善的勤、不善的勤和無記的勤。然其中只有勤於修行善法的勤,方能稱之為

精進。而不善的勤和無記的勤皆不能視之為精進。

 

    在《成實論》當中又提到:

 

      精進者行者若行正勤,斷不善法修集善法,是中勤行,故名精進。如是則能得佛法利,所以者何﹖以集善法,日日增長。[22]

 

《成實論》此段引文之意乃在說明精進有止惡行善,並在斷除不善之法,然精進

之作用乃在修集善法。也就是從持續不斷的止惡行善當中,能夠積聚善法,使之

日日增長,此乃為在精進除惡過程所獲得的最佳利益。

 

    以上透過小乘的經典及律、論我們大致可以明瞭精進在小乘當中的定義。那麼在小乘的論典當中是否也提及有關精進波羅蜜多的修行呢﹖

 

    在《大毘婆沙論》中說有菩薩修行布施、持戒、精進、般若四波羅蜜多。有關精進波羅蜜多論中則說:

 

      起精進時,不為懈怠之所退敗,當言精進波羅蜜多圓滿。[23]

 

由上可知在《大毘婆沙論》中所言之精進波羅蜜多是指不懈怠。也就是不被懈怠所擊退,如此才能說是成就精進波羅蜜。

 

在《俱舍論》中精進的含義,大致上與《大毘婆沙論》相同。[24]也就是精進皆被列為十大善地法之一。而在《俱舍論》中說:「勤謂令心勇悍為性。[25]與上引文中所提之「不為懈怠之所退敗」,其在含意上是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其主要之差異乃依於不同角度的法。在《俱舍論》提到能守護心者就能於諸善法專注而離諸善法,[26]故心能勇悍,就是心能專注於諸善法,當然就不會被懈怠所打敗。所談之精進針對善法而言,此點與《大毘婆沙論》中,說令心勇猛,修善行是相,也同更清楚的說明精進的精神。又《俱舍論》對於精進三十七提分法的修行,是引用毘婆沙師的解釋,所以內含上自然與《大毘婆沙論》相同。[27]

 

另外在《俱舍論》中雖提到菩薩須發長時願,為欲利樂一,經三劫無,修六波蜜,多百苦行,方證無上正等菩提,甚至為化有情而往惡趣中,但對於修六波羅蜜之內容卻沒有言及,因此對於菩薩所行精進波羅蜜之內容,大約只能就《俱舍論》中所說的了解:菩薩有發長劫度化眾生的大誓願,願為眾生受極苦的大悲精神。[28]

 

綜合以上之探討,精進在小乘經典中,具有勤、勇猛、堅固、牢強及堪能等意涵。由此可簡單的見到精進乃純善的,沒有夾雜其它不善的因素。而此從四斷中的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這四種可以清楚的知道,主要在斷惡和集善。而在小乘論典中,《大毘婆沙論》與《俱舍論》這兩部論典,兼帶提到菩薩修行布施、持戒、精進、般若四波羅蜜多。

 

2、精進的類別

 

依據《阿含經》中所載其精進名稱雖多,而有關精進的類別,則僅於三十七道品中,例如:五根當中的精進根、五力中的精進力、七覺分中的精進覺分及八正道中的正精進等。以下就此部份進行探討:

 

三十七道品通常稱為三十七菩提分法,其內容為: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大致上分為七類,以下就此七類來探討。

 

(一)、四念處:又稱四念住,即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此乃是將正念的對象分成四項,即是常不忘身、受、心、法四者分別是不淨、苦無常、無我。      

四念處雖在三十七道品中,並沒有將精進放在念處內,此並不代表修四念處時不須精進;在《大智度論》中說:「四念處中,能懃繫心,是精進分。」[29]由此可知,修四念處也要以精進去修。

 

(二)、四正勤:又譯為四正斷、四正勝、四意斷。主要是將精進分為四個項目來實踐: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這四種可以清楚的知道。主要乃在斷惡和集善。

 

(三)、四神足:也稱為四如意足。即是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觀神足。係

由欲求(欲)、心念(心)、精進(勤)、觀照(觀)四法之力,引發種種神用而產生之三摩地(定)。據《大毘婆沙論》卷一四一中提到:思求諸所欲願,一切如意,故稱為神,引發於神,故稱神足。[30]即依欲、勤等力而引發等持,再依止等持而引發種種神用,故稱四神足。

 

(四)、五根:即是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五)、五力:即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中說到:「問︰何緣此五名根名力?答︰能生善法故名根,能破惡法故名力。有說︰不可傾動名根,能摧伏他名力。有說︰勢用增上義是根,不可屈伏義是力。若以位別,下位名根,上位名力。若以實義,一一位中皆具二種。[31]引文中主要說明:以何因緣此信、進、念、定、慧這五個,為何為五根、為五力呢?答說:能出生善法、或說不可傾動、或說勢用增上之義,故名為根。而力乃是能破惡法、或說能摧伏他、或說不可屈伏。也就是說根在作用上比較基礎、穩固,而力是在根的基礎上增強其力量。

 

三十七道品中,有五根、五力,此二者皆有精進,關於這一點在《雜阿含

經》中說:

 

何等為精進根。謂四正斷。[32]又說:「精進力者。當知是四正斷。」[33]

 

由上可知,不管是精進根或精進力它的內容就是四正斷。那此二者既然內容相同,為何又要分根力呢?此與上述《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同。

 

(六)、七菩提分:又譯為七覺支、或七覺分。即是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輕安(又譯作猗)覺分,捨覺分,定覺分,念覺分。覺支(分)就是覺之意。在《雜阿含經》中就覺分作了說明:

     

云何為覺分﹖佛告比丘:所謂覺分者,謂七道品法。然諸比丘七覺分漸次而起,修習滿足。[34]

 

佛告訴諸比丘,所謂的覺分就是七道品法,然這七覺分是要依照次第循序漸進來

起行的,如此而修就能圓滿具足。

 

    有關精進覺分的修行,在《雜阿含經》中說:

 

      有精進斷不善法,有精進長養善法。彼斷不善法精進,即是精進覺分。是智是等覺,能轉趣涅槃,彼長養善法精進。即是精進覺分。[35]

 

從上引文中來看,此處將精進覺分分為兩種修行,一是斷除不善之法的精進覺分

修行,一是長養善法的精進覺分修行。概括來說精進覺分的修行主要還是在斷惡

修善上面。故行者於修行上,斷惡修善乃為一切修行的根本。

 

(七)、八正道:又作八聖道。是八種的修行方法,即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關於八正道,在《雜阿含經》中說:

 

      何等為正法﹖……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阿難:是名正法。[36]

 

在此可以清楚的知道正法就是指八正道。八正道的內容就是如上所示之八種,其所含攝戒定慧三學之內,其中正精進就是斷惡修善與為助成一切菩提道品的精進。在前面小乘經典的考察當中發現,八正道中的正精進在《阿含經》中通常稱為正方便,然在《中阿含經》中是這樣說明的:

 

      云何正方便?比丘者,已生惡法為斷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滅,未生惡法為不生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滅,未生善法為生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滅,已生善法為住不忘不退,轉增廣布,修習滿具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滅,是謂正方便。[37]

 

由引文中不難發現正方便的修行就是四正勤的修行內容,也就是正精進的修行內容。

 

接著我們就《善見律毘婆沙》中所提有關精進之類別來探討,在此論中提到佛告訴弟子們,他以四種精進而得無上道,此四種精進為何呢?

 

我以勇猛正懃精進,於菩提樹下以四精進——何謂為四?一者、正;二者、不急;三者、不寬;四者、不置﹔以法而得無上道。[38]

 

《善見律毘婆沙》對這四種精進,即是一者、正精進,二者、不急精進,三者、不寬精進,四者、不置精進,並沒有加以解釋。以下就這四種精進作一簡單的說明:這四種精進中,「正」揀別「邪」。「急」有急速、緊之意,而「寬」有舒脫、延緩之意,由此可見不急與不寬兩者是相對的,也就是說,不急精進是指不會精進過頭,而不寬精進則指不會過於鬆懈。不置精進的「置」有釋放、留止之意,所以不置精進就是不會停止不前。就好比琴弦一般,太緊易斷,太鬆彈不出悅音。佛就是以這四種精進成就無上佛道。

 

 

(二)大乘中的「精進」之意涵及類別

1、精進的意涵

 

大乘佛典在探討精進或有關精進波羅蜜的經論可說相當的多,其中涉及有

關精進最多的經典可說是《大智度論》,現在就先以《大智度論》來看大乘經典是如何詮釋精進及精進波羅蜜,然後再看其它大乘經典是怎麼說明精進及精進波羅蜜。

 

    從前一章節中我們已把在《大智度論》中所提之精進意涵作了說明於此將

經文引出就不再作解釋經云:「為佛道精進,名為波羅蜜,諸餘善法中精進,

但名精進,不名波羅蜜。」又說:「菩薩精進,不休不息,一心求佛道,如是行

者,名為精進波羅蜜。」接著再看《大智度論》裡還有提到那些與精進有關的說

 

      如精進是一切善法本,應最在初,今何以故第四?布施、持戒、忍辱,世間常有。…欲成佛道,凡有二門:一者、福德,二者、智慧。…以是故知,非但福德力故得道;欲成佛道,要須懃大精進。[39]

 

所以《大智度論》告訴我們成就佛道需要兩門──福德門和智慧門,布施、持戒和忍辱是福德門,知道一切諸法實相的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智慧門。修布施、持戒、忍辱能得到很大的福德,能使人安穩、快樂,行者透過對法的精進,其福德資糧自然隨用功而累增,此時行者會更加鍥而不捨的用功,乃至得到更殊勝的禪定,進而獲得智慧。在世間有一個譬喻就如同鑿井一樣,當你越挖越深,看到濕的泥土時,就表示快要有水出來了,此時一定會更加把勁。同樣的,福德門修到某個程度之時,很自然的會發起精進。另外鑽木取火也一樣,當在鑽木時見到煙,就表示火苗快出來了!此時就會加把勁去完成。這些譬喻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觀察得到的——要成就般若波羅蜜,我們需要禪定,而禪定必須有很堅毅、鍥而不捨的精進力。

 

所謂的六度(六波羅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稱般若)。為什麼精進排在第四?布施、持戒、忍辱,世間一般的善法就有了,我們學佛是為了要知道諸法實相,故我們需要修戒、定、慧三學,而如何透過此三學而完成六波羅蜜乃至成就佛道,所以就須要有精進不懈之心。

 

    《大智度論》讚精進偈中及《佛遺教經》說:

 

如農夫懃修,所收必豐實;亦如涉遠路,懃則必能達。[40]

 

又《佛遺教經》說:

 

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41]

 

這裡用農夫種田以勤故,必得豐收;行路涉遠以不停步故必達。而《佛遺教經》以細水常流則能穿石;鑽木不息則能得火來巧喻說明「精進」。

 

    透過上面的探討我們大約可以看出精進在《大智度論》的意涵,而我們在探察的過程中發現精進在《大智度論》中,就實踐的過程上有所區別,有何區別呢?

以下我們來看,如論中所云:

 

如是精進,佛有時說為「欲」,或時說「精進」,有時說「不放逸」。譬如人欲遠行,初欲去時,是名為「欲」;發行不住,是為「精進」;能自勸勵,不令行事稽留,是為「不放逸」。以是故,知欲生精進,精進生故不放逸,不放逸故能生諸法,乃至得成佛道[42]

 

這裡《大智度論》提到精進有其程度上的不同,佛有時說它為「欲」,有時又說它為「精進」,又有時說它為「不放逸」。就譬如有人要去遠方,最初想要去,叫「欲願」。一直前進不停留叫「精進」,能夠勉勵自己不被事情耽擱且能一直前進,叫「不放逸」。所以,「欲願」能生「精進」,「精進」之後是「不放逸」,由於「不放逸」所以能生諸法,乃至能夠成就佛道。由此我們更可以清楚的了解精進的意義及其精神。

 

    接著從其它的大乘經典來探究有關精進之意涵大乘經典自從《般若經》譯出之後,菩薩思想在中國的佛教界逐漸盛行起來。《般若經》是強調菩薩「上求下化」的大乘經典。而《般若經》所涉及的修行內容,多以般若波羅蜜為先導。在《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中提到與精進波羅蜜相關的解釋。經云:

 

      云何名毘梨耶波羅蜜?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以應薩婆若心,行五波羅蜜懃修不息,亦安立一切眾生於五波羅蜜,以無所得故。是名菩薩摩訶薩毘梨耶波羅蜜。[43]

 

從上面的引文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在《般若經》對精進的解釋,主要是說菩薩

為求佛的一切智(薩婆若),自己對於所修之布施、持戒、忍辱、禪定、智慧這

五種波羅蜜,精勤修行不懈,並且同時使眾生安住於這五波羅蜜的修習。因菩薩

在精勤修行之時,其心只緊守在正念之上,故心平等以無所得,所以菩薩摩訶薩

的精進名為毘梨耶波羅蜜。而於此之精進有「勤修不息」之意。菩薩的精進波羅

蜜,是專為追求佛道而發的,與一般般若智慧相應的無所得心,作種種波羅蜜的

修行;當然,菩薩如此的修行亦不忘為度眾生遠離眾苦之大悲精神。[44]

 

    真諦在《攝大乘論》中,亦提到精進的定義,其定義如下:

 

      能滅除嬾惰及諸惡法,名毘梨;復行不放逸生長無量善法,故稱耶。[45]

 

《攝大乘論》中對精進的含意有斷惡、修善、使善法增廣及不放逸。這與《成唯識論》中所說的精進意趣相同,只是在《成唯識論》中更加詳明:

 

      勤謂精進,於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為性﹔對治懈怠滿善為業。勇表勝進簡諸染法,悍表精純簡淨無記,即顯精進唯善性攝。[46]

 

從引文中我們不難看出這裡所言的精進,不僅具有前面敘述的幾種含意,更在斷

惡、修善上以勇悍為本性,並能對治懈怠懶惰而圓滿善法為業行。那麼精進即是

全心全意的、心無旁騖的投入,轉染成淨、轉迷成悟,故精進的行為乃是純善無

染的修行。

 

       2、精進的類別

 

    在《大智度論》卷第十六中說到,精進有五種相[47]。即於事必能起發無難、志意堅強、心無疲倦、所作究竟。身心精勤不懈不疲厭的修行,不為種種煩惱所束縛,並且能於一切善法中,努力不懈的精勤修行,如此才能真正稱為精進的特色。

 

    在《解深密經》中也提到精進的清淨相:

      若諸菩薩通達精進平等之性,不由勇猛勤精進故。自舉陵他,具大勢力,具大精進,有所堪能,堅固勇猛,於諸善法終不捨軛,如是名為七種精進清淨之相。[48]

 

假如諸菩薩通達精進平等的體性,並不會因為能勇猛精進而自我抬舉貢高我慢。

菩薩知精進平等的體性是能具足斷煩腦、破邪障、救度眾生的大誓願力;也能具

足修善止惡的大精進,甚至更能勘忍修行中所有的艱辛困難,信心堅固勇猛不怯

懦,於一切善法永不捨離,此是菩薩精進的七種精進清淨之特色。

 

    接著再來探究大乘經典中,講到精進的類別分為哪些?在所有大乘經典中,

《解深密經》可能是最早將六波羅蜜各分為三種的。[49]而其中有關精進分為三種

精進三種者。一者、被甲精進;二者、轉生善法加行精進;三者、饒益有情加行

精進。[50]其略述如下:

 

三種精進

略釋

被甲精進

乃指菩薩於修行之過程中,為救脫眾生之苦難,即使須經百劫精勤精進才能證得無上佛果,菩薩不因此而退怯,更於此而發大誓願心,道心堅固恆不退,勇悍前行利樂眾生,就如古人臨陣打仗先行被著鎧甲,衝鋒陷陣,勇往直前不生退弱。

轉生善法

加行精進

菩薩精進修行世間一切善法,如布施、持戒…等種種有漏之福德行業;及勤修出世間滅除一切煩惱、惑障等種種無漏的智慧業行。於其此間同時能安住於一切善法中,而不放逸,更令餘波羅蜜能圓滿成辦。

饒益有情

加行精進

菩薩所有的修行不是專為自己設想,而是為了利樂一切眾生,促使眾生能夠在佛法中得大利益。因此菩薩在一切時中修習成佛之道,即使經歷無數劫都不會感到疲倦。菩薩饒益一切眾生,以種種方便法門化導眾生,務必以使眾生能夠斷除惡緣、成就善果為最終目的。

 

根據經典的考察發現在《瑜伽師地論》卷78中提到對精進的種類其說明亦引用了《解深密經》的說法[51]在《攝大乘論釋》中提到《薄伽梵契經中所講到的精進分有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不捨善軛五種世親又將這五句總攝為三,即所謂被甲精進、加行精進、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精進。[52]而在《解深密經疏》中還特別將這段經文引用來與此處的精進加以融會比較。其文曰:

 

      攝大乘論釋經五句總攝為三:所謂被甲精進;加行精進;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精進。世親釋云:三精進中其體差別,即經中說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不捨善軛。彼經五句,即是此中三精進體之所解釋,由被甲故最初有勢;由加行故能有精勤,由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故,如其次第,有勇、堅猛、不捨善軛。[53]

 

由上的探討中,不難發現此兩家對精進的說明,雖在名稱上有所不同,但在其內容上卻是相通相融的。

 

    另在《成唯識論》的精進也有被甲精進攝善精進利樂精進三種。[54]此乃

《解深密經》中的轉生善法加行精進改為攝善精進饒益有情加行精進改為利

樂精進來表示而在大乘義章也將此三種精進改名為:弘誓精進、攝善

精進、攝眾生精進。[55]而從此中可發現精進在修行過程上是有次第先後的,也就是菩薩於修行時,初先發起要上求下化的願力,然後開始修習一切善法,那麼由前面自動發起的願力,來驅動自己上菩薩道前行的決心,然後還要化導眾生。如此自利利他方能稱之為精進。

 

    綜合前面的探討大約可以瞭解精進在大小乘中,除了名稱上有些不同外,在

意義上並沒太大差異﹔並有許多不同的類別,小乘的精進較偏自利,而大乘的精

進度是以自利利他,是無限的精進、是持之以恆的,其類別也較多。除上所探討

的精進之外,還有心精進及身精進。「心精進」,旨在斷貪瞋煩惱(去惡),

「身精進」,即廣修諸善法(行善)。根據《增一阿含經》記載,彌勒菩薩本與

佛陀同時修行,佛陀因為發勇猛精進心,故早於彌勒菩薩成佛。因此,在《菩薩

本行經》佛陀曾經告訴阿難尊者說:「在家精進,衣食必豐饒無缺,所作一切

的事業必興益廣大,可獲得遠近的稱歎;出家能精進道業,修行之道必能成就。

若想具足三十七品,及諸禪三昧,道法之津要,截斷生死的流轉,乃至到達涅槃

彼岸的無為安樂,應當精勤精進,以勤為修行之本。」[56]另還有九種精進、

十種精進等,因篇幅之故,僅探討於此,相關《華嚴經》所說之精進於後一章節

中探討。

 


[1]攝大乘論》卷2,CBETA, T31, no. 1593, p. 125, a5-6。

[2]《大乘義章》卷12,CBETA, T44, no. 1851, p. 705, b7-8。

[3]《大智度論》卷16,CBETA, T25, no. 1509, p. 174, c2-5。

[4]《解深密經》卷4,CBETA, T16, no. 676, p. 705, c25-28。

[5]《瑜伽師地論》卷78,CBETA, T30, no. 1579, p. 732, b17-24。

[6]《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8,CBETA, T10, no. 279, p. 97, b1-4。

[7]《大智度論》卷16,CBETA, T25, no. 1509, p. 174, c2-3。

[8]《大智度論》卷16,CBETA, T25, no. 1509, p. 174, c12-13。

[9]《大智度論》卷16〈1 序品〉:「波羅蜜」名到彼岸。世間人及聲聞、辟支佛,不能具足行諸波羅蜜,是故不名為精進波羅蜜。」,CBETA, T25, no. 1509, p. 174, c5-7。

[10]《大方廣佛華嚴經》卷25,CBETA, T09, no. 278, p. 561, c1。

[11]《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7,CBETA, T09, no. 278, p. 635, b25-26。

[12]《大方廣佛華嚴經》卷53,CBETA, T10, no. 279, p. 282, c2-3。

[13]《華嚴經探玄記》卷12,CBETA, T35, no. 1733, p. 335, c14-15。

[14]《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30,CBETA, T35, no. 1735, p. 727, c27-28。

[15]又《四教義》卷1:「三藏教者:一、修多羅藏;二、毘尼藏;三、阿毘曇藏。一、修多羅藏者:

修多羅,此或言有翻,或言無翻言有翻,亦有多家不同,然多用法本。出世善法言教之本,故

云法本,即是四阿含經也。二、毘尼藏者:毘尼此翻為滅,佛說作無作戒,能滅身口之惡,是

故云滅,則是八十誦律也。三、阿毘曇藏者:阿毘曇,此翻云無比法,聖人智慧分別法義世所

無比,故云無比法。若佛自分別法義,若佛弟子分別法義,皆名阿毘曇也。然此三法通名藏者。

藏以含藏為義,但解者不同。有言,文能含理故名為藏。又言,理能含文故名為藏。今言三法

之名各是一句,三名各含一切文理,故名藏也。阿含即是定藏,四阿含多明修行法也。毘尼即

是戒藏,正明因事制戒防止身口之惡法也。阿毘曇即是慧藏,分別無漏慧法不可比也。此之三

藏教的屬小乘,故法華經云:貪著小乘三藏學者。」,CBETA, T46, no. 1929, p. 721, b1-19。

另《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1:「一名三藏教,謂是小乘。故彼自引法華經云︰不得親近小乘

三藏學者。又智論中說:小乘為三藏教。」,CBETA, T45, no. 1866, p. 480, c16-19。

[16]《增壹阿含經》卷1,CBETA, T02, no. 125, p. 551, a4-5。

[17]《雜阿含經》卷6,CBETA, T02, no. 99, p. 41, b18-24。

[18]《雜阿含經》卷31,CBETA, T02, no. 99, p. 221, a15- 22-b1。

[19]《增壹阿含經》卷18,CBETA,T02, no. 125, p. 635, c9-14。

[20]《摩訶僧祇律》卷14,CBETA, T22, no. 1425, p. 341, c24-25。

 

 

[21]《成實論》卷6,CBETA, T32, no. 1646, p. 288, a27-b3。

[22]《成實論》卷14〈善覺品〉,CBETA, T32, no. 1646, p. 353, c26-29。

[2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78,CBETA, T27, no. 1545, p. 892, b3-5。

[24]  參見《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42:「大善地法有十種:一信;二精進;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瞋;七輕安;八捨;九不放逸;十不害。」,CBETA, T27, no. 1545, p. 220, b2-4。

[25]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4〈2 分別根品〉:「勤謂令心勇悍為性。」,CBETA, T29, no. 1558, p. 19,b27-28。

[26]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4〈2 分別根品〉:「不放逸者,修諸善法離諸不善法,復何名修?謂此於善專注為性。……能守護心名不放逸。」,CBETA, T29, no. 1558, p. 19, b4-6。

[27]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5〈6 分別賢聖品〉:「四正斷、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支正精進以勤為體。」,CBETA, T29, no. 1558, p. 132, b14-15。

   毘婆沙師作如是說:「何故說勤名為正斷?於正修習斷修位中,此勤力能斷懈怠故,或名正勝。

於正持策身、語、意中,此最勝故。」,CBETA, T29, no. 1558, p. 132, c3-5。

[28]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2〈分別世品〉,CBETA, T29, no. 1558, p. 63, c15-22。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78,CBETA, T27, no. 1545, p. 892, a26-28。

[29]《大智度論》卷16,CBETA, T25, no. 1509, p. 174, b21-22。

[30]《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41,CBETA, T27, no. 1545, p. 725, b17-18。

[3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41,CBETA, T27, no. 1545, p. 726, b15-20。

[32]《雜阿含經》卷26,CBETA, T02, no. 99, p. 184, a3。

[33]《雜阿含經》卷26,CBETA, T02, no. 99, p. 185, c11-12。

[34]《雜阿含經》卷27,CBETA, T02, no. 99, p. 196, b14-16。

[35]《雜阿含經》卷27,CBETA, T02, no. 99, p. 191, b27-c1。

[36]《雜阿含經》卷28,CBETA, T02, no. 99, p. 200, c28-p. 201, a1。

[37]《中阿含經》卷49,CBETA, T01, no. 26, p. 736, b8-14。

[38]《善見律毘婆沙》卷4〈阿育王品〉,CBETA, T24, no. 1462, p. 700, a15-18。

[39]《大智度論》卷15,CBETA, T25, no. 1509, p. 172, a19- c10。

[40]《大智度論》卷15,CBETA, T25, no. 1509, p. 172, c17-18。

[41]《遺教經論》卷1,CBETA, T26, no. 1529, p. 288, b17-19。

[42]《大智度論》卷15,CBETA, T25, no. 1509, p. 173, c9-15。

[4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5〈問乘品〉,CBETA, T08, no. 223, p. 250, a19-23。

[44]《大智度論》卷46〈摩訶衍品〉:「應薩婆若心者,以菩薩心,求佛薩婆若,作緣作念繫心。持是布施,欲得薩婆若果,不求今世因緣、名聞、恩分等;亦不求後世轉輪聖王、天王富貴處;為度眾生故,不求涅槃,但欲具一切智等諸佛法,為盡一切眾生苦故。是名應薩婆若心。」,CBETA, T25, no. 1509, p. 395, a26-b3。

[45]《攝大乘論》卷2,CBETA, T31, no. 1593, p. 125, a5-6

[46]《成唯識論》卷6,CBETA, T31, no. 1585, p. 30, a23-26。

[47]《大智度論》卷16〈1 序品〉:「云何名精進相?答曰:於事必能,起發無難、志意堅強、心無疲惓、所作究竟,以此五事為精進相。復次,如佛所說精進相者,身、心不息故。譬如釋迦牟尼佛,先世曾作賈客主,將諸賈人入嶮難處;是中有羅剎鬼,以手遮之言:「汝住莫動,不聽汝去!」賈客主即以右拳擊之,拳即著鬼,挽不可離;復以左拳擊之,亦不可離;以右足蹴之,足復粘著;復以左足蹴之,亦復如是;以頭衝之,頭即復著。鬼問言:「汝今如是,欲作何等?心休息未?」答言:「雖復五事被繫,我心終不為汝息也。當以精進力與汝相擊,要不懈退!」鬼時歡喜,心念:「此人膽力極大。」即語人言:「汝精進力大,必不休息,放汝令去!」行者如是,於善法中,初夜、中夜、後夜,誦經、坐禪,求諸法實相,不為諸結使所覆,身心不懈,是名精進相。是精進,名心數法,懃行不住相;隨心行,共心生;或有覺有觀,或無覺有觀,或無覺無觀。如阿毘曇法廣說。於一切善法中,懃修不懈,是名精進相。」,CBETA, T25, no. 1509, p. 174, a29-b19。

[48]《解深密經》卷4,CBETA, T16, no. 676, p. 706, c3-6。

[49]《解深密經》卷4〈7 地波羅蜜多品〉:「如是六種波羅蜜多,各有幾種品類差別?佛告觀自在

菩薩曰:善男子!各有三種施,三種者:一者法施;二者財施;三者無畏施。戒三種者:一者轉捨不善戒;二者轉生善戒;三者轉生饒益有情戒。忍三種者:一者耐怨害忍;二者安受苦忍;三者諦察法忍。……」,CBETA, T16, no. 676, p. 705, c12-18。

[50]《解深密經》卷4〈地波羅蜜多品〉,CBETA, T16, no. 676, p. 705, c18-22。

[51]《瑜伽師地論》卷78:「世尊!如是六種波羅蜜多各有幾種品類差別?善男子!各有三種:施

三種者:…精進三種者:一者被甲精進;二者轉生善法加行精進;三者饒益有情加行精進。

靜慮三者:…」,CBETA, T30, no. 1579, p. 731, b6-17。

[52]《攝大乘論釋》卷7,CBETA, T31, no. 1597, p. 357, a4-11。

[53] 《解深密經疏》,CBETA, X21, no. 369, p. 380, c6-12 // Z 1:35, p. 25, b18-c6 // R35, p. 49, b18-p. 50, a6。

[54]《成唯識論》卷9,CBETA, T31, no. 1585, p. 51, b11-12。

[55]《大乘義章》卷12:「精進三者:一弘誓精進,發生大願;二攝善精進,自修善行;三攝眾生

精進,以善化他。」,CBETA, T44, no. 1851, p. 707, c29-p. 708, a2。

[56]《菩薩本行經》卷1,CBETA, T03, no. 155, p. 108, c23-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esee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