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參、第四燄慧地 

 

一、燄慧地之意涵

(一)入地的條件與燄慧地釋名

 由《華嚴經.十地品》的經文中顯示,每一地的入地及勝進必有其條件及因緣,本文探討第四慧地之精進,首先就第四慧地之入地條件作說明。經云:

 佛子!菩薩摩訶薩第三地善清淨已,欲入第四焰慧地,當修行十法明門。何等為十?所謂觀察眾生界、觀察法界、觀察世界、觀察虛空界、觀察識界、觀察欲界、觀察色界、觀察無色界、觀察廣心信解界、觀察大心信解界。菩薩以此十法明門,得入第四焰慧地。[1]

 

菩薩於前三地,以增上意樂清淨攝於初地、以增上戒清淨攝第二地、增上心清淨攝第三地[2]。而菩薩以增上慧住於第四地,三地之前雖然得到世定總持,但卻未能將菩提分法得以圓滿,欲入第四焰慧地,是以此十法明門,才得入第四焰慧地。「明門」,為智慧之異稱,「明」即通達的意思;「門」即為法門之意,意即明了通達之智慧法門。所以,入慧地的十種條件,是須具備智慧的觀察,此之智慧觀察非一般世間的分別執著的我見身見。此之殊勝的十種明門不僅如此,依經中所說,他能除去世間的貪著與憂惱、也能成就佛法及救度眾生;焰慧地菩薩以此十法而得入第四焰慧地。

 

所謂的慧在《華嚴經疏》、《探玄記》、《搜玄記》之考察不難發現其範圍不超過《探玄記》當中所提及的[3]。今以澄觀大師將此慧一詞分為三部份來作說明:一、約初入地釋﹔二、約地中釋﹔三、約地滿釋。現在就依澄觀大師的《華嚴經疏》所定義的來依次說明「慧」地之詮釋。以《華嚴經疏》所載來作說明,主要乃因可以清楚同一詞其在第四地中,雖地方不同但其意確是相同的。

 

首先從《華嚴經疏》中所提初入四地時,是如何來詮釋慧,而其所表之意

義為何

 

一約初入地釋:初入證智,能燒前地解法慢薪故。本分云:不忘煩惱薪,智火能燒故。[4]

 

澄觀大師就菩薩從三地剛滿進入第四地的階段來說,也就是初證入第四地的菩薩,此時所具有的出世智慧,來焚燒他在三地時還未能除斷的解法慢薪。就如同《華嚴經疏》中所說的「不忘煩惱薪,智火能燒故」[5],這也就是說此地菩薩,於三地前修行圓滿,要進一步修行求慧,才能入於此地。三地前,菩薩依其發廣大心而入地,到了此地之後,不僅只發廣大心而已,還要起行才能入此焰慧地,依觀才能產生智慧,此智慧如強猛的火焰一般,猶如薪柴燒毀煩惱,所以名為焰慧地。

 

由上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初入第四地菩薩的智慧,可以像火一般旺盛地燃

燒,發出火焰及熱度,將第三地之煩惱燒成灰燼。這就是四地菩薩所證得的初入地智慧。故在燃燒煩惱時,會放出火焰,所以四地菩薩的這種智慧被喻為「慧」。

 

第二個解釋——「地中釋」,也就是菩薩登入第四地之中所證得的智慧及所

斷除的煩惱。第四地地中菩薩是如何來詮釋「慧」,其所表達之意義又為何呢

 

二、約地中釋:《成唯識》云:「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焰增故。」[6]

此處澄觀大師引用《成唯識論》,《成唯識論》乃世親所造之《唯識三十頌》的註釋。這段引文乃於《成唯識論》卷九[7],其意思乃說:已經進入第四地之中的菩薩,他所修的是最殊勝的菩提分法,而在菩薩安住於此菩提分法的修證時,他的智慧火焰隨之增長,且能將煩惱柴薪燒成灰燼,這是第四地地中對慧的詮釋。

 

    最後探討第三地滿,此部份是說菩薩圓滿第四地的修行,來說明「慧」的意義。

 

三、約地滿,從證智摩尼,放阿含光,故名為焰。[8]

 

從上引文知澄觀在此表達證得第四地圓滿的菩薩,其所具有的智慧,就猶如摩尼寶珠一般,能顯現出佛陀教法之光,所以稱為,故將第四地菩薩的智慧稱名為「慧」。

 

    澄觀在《華嚴經隨疏鈔》中解釋四地菩薩「焰」字的含義,將阿含喻為第四地菩薩能示現得證智,而以摩尼寶比喻第四地菩薩所證的智慧能出生光明。澄觀這樣的說法乃依據世親菩薩的《十地經論》中所說:

 

喻阿含現作證智莊嚴,示現得證智故。如經譬如本真金巧師鍊治,作莊嚴具,成就不失故。摩尼寶生光明喻者,彼證智法明摩尼寶光中,放阿含光明,入無量法門義,光明智處普照示現,以是義故,此地釋名為焰。[9]

 

澄觀就是將以上引文濃縮後就成為第四地經文所言的:「從證智摩尼,放阿含光,故名為焰。」這就是第四地菩薩依照阿含教法修習道品,因而證得智慧。而其智慧就如摩尼寶珠能放大光明,因此菩薩更能悟入如來無量法門義,入光明智慧處,普照示現。故將第四地菩薩所證得的智慧比喻為「焰」。

 

    至此,我們已明瞭第四地菩薩在地滿時所具有的智慧,此時第四地地滿的菩薩其所斷的煩惱有哪些呢﹖

   

    聖位菩薩十地的修行,到第四焰慧地,雖然已經得到出世間的智慧,也能藉此出世間的智慧斷除微細的煩惱現行障,但是,與生俱來的煩惱,必須透過一地一地的修行而慢慢去除。因此,要斷除第四地滿地的煩惱,不是第四地菩薩之智慧所能辦到的,必須等到登上五地之後,再以五地菩薩的智慧來除斷,此部份非本文所探討之範圍。

 

    綜合以上之探討,皆以澄觀所說的為基礎,再作進一步的探究。澄觀大師以《華嚴經疏》中,所提的四地菩薩在入地、地中、地滿三個階段所證得的智慧及所斷的煩惱,來說明「慧」的意涵。下面就焰慧地所燒斷之煩惱作進一步探討。

 

(二)焰慧地之斷障與證真

     澄觀在《華嚴經疏》中對第四地菩薩所斷的煩惱提出說明。《疏》云:

 然所燒煩惱即所離微細煩惱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亦攝定愛、法愛,菩提分法特違於彼故能燒之,由斯四地說斷二愚及彼麁重,一、等至愛愚、味、八定故,二、法愛愚,即解法慢,今得無漏定及無漏教故違於彼。[10]

 

前面一再提到焰慧是燒煩惱所產生的光芒,燒斷那些煩惱?此地要斷的是微細煩惱現行障,此障在三地時無法對治要到四地才能除斷,也就是對定和法的愛著,即是定愛與法愛,此稱為微細煩惱,此煩惱會障菩提分法,所以要燒除此之微細煩惱障;二種愚為:一是對於執著禪定而言,另一是因為對於法有了某種程度的勝解所產生的慢心,所以稱解法慢;解法慢會障礙無漏定和無漏教,因此菩薩透過各種修行次第,將各種不同的煩惱斷除,而經過此種斷障之後會產生真如,亦為證真如。

 

    聖位菩薩十地的修行,到第四焰慧地,雖然已經得到出世間的智慧,亦能以此出世之慧斷除微細的煩惱現行障,然與生俱來的煩惱,必須透過一地一地的修行才能慢慢去除。於此焰慧地菩薩經過此種斷障之後,所產生的真如澄觀在《華嚴經疏》中說:

 

由此證得無攝受真如,謂此真如無所繫屬,非我執等所依取故,得此真如,寧有定、法之愛,便能成菩提分行及不住道行,精進不退。由達無攝受真如,便得攝生之果。[11]

 

引文中說由此證得無攝受真如,此無攝真如就是無所繫屬,不是我執等所能依取,而得此真如必需斷除一切對於法和定的執著,及對於我和法、身和五蘊有所執取皆要斷除。如此便能成就菩提分行及不住道行、精進不退。菩提分行即有七個段落,而不住道行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

 

二、焰慧地菩薩之精進行

 

菩薩以十法明門入焰慧地,以十種智慧來成熟佛法,焰慧地菩薩修行的主要修行內容,為三十七菩提分法,亦稱三十七道品。此菩提分法的內容是有助於菩提(證悟)的修行法,修持這些觀法,能邁向覺悟的目標。內容包含: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以下就此地菩薩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內容說明。

 

1、四念處(四念住):菩薩依四念處觀對治顛倒道,捨離身見。

 

焰慧地菩薩第一個觀修的菩提分法是四念處。念,有慧觀之義;四念處,是於身、受、心、法四境之中,生起不淨、苦、無常、無我等觀慧,內容為:(1)觀身不淨,以對治淨顛倒;(2)觀受是苦,以對治樂顛倒(3)觀心無常,以對治常顛倒;(4)觀我顛倒。

 

經中說焰慧地菩薩所修的四念處:

 

菩薩住此第四地,觀內身循身觀,勤勇念知,除世間貪憂;觀外身循身觀,勤勇念知,除世間貪憂;觀內外身循身觀,勤勇念知,除世間貪憂;如是,觀內受、外受、內外受循受觀,觀內心、外心、內外心循心觀,觀內法、外法、內外法循法觀,勤勇念知,除世間貪憂。[12]

 

焰慧地菩薩住於此地,循序觀察其中的相狀,了知其遍身皆為不淨,對自身、財物、妻眷皆無所執著,而精勤勇猛的修持,遠離世間的樂著。不僅觀身如此,觀受、觀心與觀法和觀身的目標是一樣的,皆是為了除去對於世間一切的執著貪愛,觀照內心與身體的感受都是苦惱,亦觀照心念也是無常的,再者觀照諸法都是因緣而生無自性的。這四種念處觀法,能除去世間貪憂,為觀法的作用與目的。不管是對自身,或是其他有情與資具,世間的貪愛執著,會障礙修道的觀行,對自身與妻眷的關愛勝於其他眾生,則無法進一步邁向平等之心,而利益一切有情行與菩薩道;對資具的貪愛,則無法施捨利益於眾生。此四念處的觀修,切斷了菩薩發心的障礙,而能產生利他的精進修學與奉獻。所以,經中說出焰慧地菩薩修行如是功德,是為不捨眾生之故。

 

2、四正勤 :依四正勤法斷諸懈怠道。

 焰慧地菩薩第二個觀修的菩提分法是四正勤,四正勤即方便精勤於斷惡生善之四種修行品目,經中說:

 此菩薩未生諸惡不善法為不生故,欲生勤精進發心正斷;已生諸惡不善法為斷故,欲生勤精進發心正斷;未生諸善法為生故,欲生勤精進發心正行;已生諸善法為住不失故,修令增廣故,欲生勤精進發心正行。[13]

 

此四正勤包括:(1)為除斷已生之惡,而勤精進。(2)為使未生之惡不生,而勤精進。(3)為使未生之善能生,而勤精進。(4)為使已生之善能更增長,而勤精進。

 

菩薩行持菩薩道不僅是要利益眾生而已,其自身對自己身語意的修持更是要身體力行,以身作則。惡法是惡趣輪迴的因,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所以,菩薩在斷除已生之惡法,即令斷見、思之二惑,還要使未生之惡法,即塵沙、無明之惑,令其不生惡法。惡法皆由惡念之因而生,塵沙無明也就是貪瞋癡三毒之因,菩薩修持四正勤,即是要精進發心,正斷無明及塵沙之禍根,使貪瞋癡無法現形而造作惡業傷害有情。

 

所以,菩薩發願精進斷惡,不加予眾生痛苦,並幫助眾生拔苦,也是此地菩薩護念眾生的悲行。除此之外,四正勤在於善法之中,對於已生之善法,即一切智,不僅要令其安住不失之外,還要使善法更加的增廣;對於未生的善法,即道種智一切智,要發精進願心使實相智慧善生。在無常的世間,眾生充滿著憂悲苦惱,菩薩如此的精進正勤的觀修,能幫助眾生拔苦以外,還能給予眾生安定與快樂,並能成就菩薩的菩提道業。所以,經中說明此地菩薩修行如是精進的功德,為其本願所持、大悲為首、大慈成就之故。

 

3、四神足 :又稱四如意足。 

 焰慧地菩薩第三個觀修的菩提分法是四神足,又作四如意足。由欲(欲求)、心(心念)、勤(精進)、觀(觀照)四法之力,引發種種神用而產生之三摩地。經中說:

 此菩薩修行欲定斷行,成就神足,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

修行精進定、心定、觀定斷行,成就神足。[14]

 

菩薩於修持四念處中修實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進,而此菩提分則以修四種禪定,使以定慧均等,如此審觀心性名為上定,於上定中修如意足。此處以修行四種禪定攝心,依欲、勤等力而引發等持,依止等持而引發種種神用,使能定、慧均等,而能思求諸所欲願,一切皆得如意所願。菩薩修定是以利益眾生為本的,其利益眾生的智慧,是與慈悲相應的無分別智;無分別智,一定與慈悲相應,而且要「定慧均等」,才能生起菩薩無分別智。所以焰慧地菩薩修四神足之觀行,是依止於修心厭苦、遠離愛欲,依止於證道滅苦,並迴向於捨離一切眾苦的涅槃,這些皆與菩提悲願相應的。

 

4、五根:經云:

 

此菩薩修行信根,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修行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15]

 

焰慧地菩薩第四個觀修的菩提分法是五根,能對治不信、懈怠、放逸、掉舉、無明煩惱,是生起一切善法之根本,故稱為五根,或稱為五無漏根。(1)信根:信三寶、四諦等之道理;(2)進根:勇猛修善法;(3)念根:憶念正法;(4)、定根:使心止於一境而不散失;(5)、慧根:由定中觀智所起,而了知如實之真理。

此五根出生「出世聖道」之力偏強,能令人出生無漏聖道。五根之作用即於因果先起信心(信根),其次為果修因而起精進(進根),次由精進而念住所緣(念根),復由憶持念力而心便得定(定根),心得定則能知如實之理(慧根)。焰慧地菩薩修五根之觀行,亦是依止於修心厭苦、遠離愛欲,依止於證道滅苦,並迴向於捨離一切眾苦的涅槃。

 

5、五力

 此菩薩修行信力,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修行精進力、念

力、定力、慧力。[16]

 焰慧地菩薩第五個觀修的菩提分法是五力,五力指五種力用,乃顯示五根行破惑增上之力用,即由信等五根之增長所產生之五種維持修行、達到解脫之力量,亦為發生聖道之力。[17]此五力包括:(1)信力:對三寶虔誠,可破除一切邪信;(2)精進力:修四正勤,可斷除諸惡;(3)念力:修四念處以獲正念;(4)定力:專心禪定以斷除情欲煩惱;(5)慧力:觀悟四諦,成就智慧,可達解脫。

 

前三菩提分法(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的修觀和修定的根基紮穩之後,就會產生五種善根(五根),每一善根的根基都是有力量的,根據這五善根再繼續修行,這善根所產生的力量就是功能,也就是五力。所以五根與五力是互為因果的關係,五根增長而生五力,五力增長,能遮諸惡法。萌發善心、種下善根,但要使善念更加堅固,使善根能繼續增長,那就要有五力的展現才可以。焰慧地菩薩修五力之觀行,仍依止於修心厭苦、遠離愛欲,依止於證道滅苦,並迴向於捨離一切眾苦的涅槃。

 

6、七菩提分

 焰慧地菩薩第六個觀修的菩提分法是七覺支,是到達開悟之前的修行項目。於佛道修行時,能以智慧覺了簡擇諸法、助菩提智慧開展,故名為「覺支」。

 此菩薩修行念覺分,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修行擇法覺分、

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18]

 

焰慧地菩薩修七覺支之觀行時,亦依止於修心厭苦、遠離愛欲,依止於證道

滅苦,並迴向於捨離一切眾苦的涅槃。

 

7、八正道:

 焰慧地菩薩第七個觀修的菩提分法是八正道,意為八種求趣涅槃之正道。乃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之實踐法門,是通向涅槃解脫之正確方法。釋尊轉法輪時,所說離樂欲及苦行之二邊,趨向中道者,即指此八正道。經云:

 此菩薩修行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19]

 

慧地菩薩修八正道之修行時,亦依止於修心厭苦、遠離愛欲,依止於證道滅苦,並迴向於捨離一切眾苦的涅槃。

 

焰慧地菩薩以精進波羅蜜行圓滿所有修行,其修此三十七菩提分法,是以就度眾生為本,《新華嚴經論》卷12 中云:

 

焰慧地菩薩,以三十七助道品觀以捨為體,以本願故,法如是故,不捨教化一切眾生,以三十七助道觀門,莊嚴慧業,將用化利一切眾生以為自樂。[20]

 

《新華嚴經論》說明此三十七道品,是三世諸佛教化一切眾生助道之方便,為一切諸佛從初發心至究竟智,皆是依此方便,而增明諸智慧之故。此三十七助道觀,乃能顯自他妙慧,得以普現世間,以調伏一切眾生,而使眾生得到解脫的法門[21],此三十七道品之修道並以成就一切智慧、無上佛道為歸向,所以《大般涅槃經》卷38 亦云:「善男子,若離如是三十七品,終不能得聲聞正果,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不見佛性及佛性果。」[22]所以可知,此三十七道品雖為三乘一乘共所修行調伏之要法[23],但此第四地菩薩在修此觀法,卻是以大乘心行為其內涵,以生如來家為其最重要的目標[24]

 

以上是我們就三十七道品的探討,其實從《華嚴經.十地品》第四慧地所修的三十七道品的經文來看,主要是菩薩發願行波羅蜜,而行波羅蜜多時是必需具備有悲心與願心。而四地菩薩所修的精進波羅蜜,何以能成為十地法門中的精進波羅蜜的代表呢?在《華嚴經疏》中澄觀大師提出:「能成菩提分行及不住道行精進不退。」[25]這就是第四慧地為何能善修三十七道品後能成就精進波羅蜜的主要原因下面即是我們展開探討不住道行及精進不退

 

三 、燄慧地圓滿精進波羅蜜

(一)不住道行勝之成就 

 

所謂「不住道行」即是不住涅槃、不住生死之意。因為菩薩於修行時已成滿菩提分法,證得無餘涅槃。但菩薩慈悲願力,不捨眾生於煩惱生死中流轉,故不入涅槃而示現在世間。因菩薩已有了脫生死的無上智慧,故不會被世間的煩惱所困,而流轉於生死當中,此即稱為不住涅槃、不住生死。也就是所謂的不住道行。

四地菩薩修三十七道品得到智慧能斷煩惱起大悲心發大誓願為度眾生不住生死、涅槃。那麼,慧地菩薩究竟發起怎樣的大誓願,能夠使他不住涅槃呢?《華嚴經》說︰

       菩薩修行如是功德,為不捨一切眾生故,本願所持故,大悲為首故,大慈成就故,思念一切智智故,成就莊嚴佛土故,成就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相好音聲悉具足故,求於上上殊勝道故,隨順所聞甚深佛解脫故,思惟大智善巧方便故。[26]

 

菩薩修行,主要為不捨離一切眾生,這都是菩薩之本願所持故,菩薩以大悲為首,大慈來成就,心常繫念佛智,成就莊嚴佛果淨土,成就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悉皆具足,專求於上上殊勝道,從聞、思、修入佛解脫,思惟大智慧善巧方便。這是慧地菩薩所發之大誓願,能夠使他不住涅槃。又《華嚴經》云:

 佛子!菩薩住此焰慧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見多千佛,見多百千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皆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臥具、飲食、湯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皆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具足修行。復於彼諸佛法中出家修道,又更修治深心信解,經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令諸善根轉復明淨。佛子!譬如金師鍊治真金作莊嚴具,餘所有金皆不能及;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於此地所有善根,下地善根所不能及。如摩尼寶清淨光輪能放光明,非諸餘寶之所能及,風雨等緣悉不能壞;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於此地,下地菩薩所不能及。[27]

 

由上引文中瞭解第四慧地菩薩,以大願力見多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而行調柔之行,亦將此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後以教成證,故喻為嚴具;今從證起教,故喻摩尼放光。摩尼寶珠即證智體。無垢名淨,寂照名光,圓滿名輪,具上三義,故稱證智。言能放光明者,即放阿含光也。謂以此際智,證入無量教法門義,故能照光明即是證智,所照教法以為智處。證能普照,示現於教,得教光名。

 

      此菩薩於四攝中,同事偏多;十波羅蜜中,精進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28]

 

第四地菩薩於別地行中不捨眾生修道品故,同事偏多,因為其主要修行是修三十

七菩提分法,是不離開眾生修的,以菩提分做為眾生修行的對象。

 

      菩薩住此地,多作須夜摩天王,以善方便能除眾生身見等惑,令住正見。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是菩薩若發勤精進,於一念頃,得入億數三昧,得見億數佛,得知億數佛神力,能動億數世界,乃至能示現億數身,一一身億數菩薩以為眷屬[29]

 

澄觀在《華嚴經疏》中提到此為第四地之攝報果,而於攝報果中破眾生身見者,

自破微細見故。四地慧地強調出世的智慧,出世的智慧拿來焚燒煩惱的心,把

煩惱當柴火般地拿來燒,強調三十七道品護煩惱行,可是要遠離生死之下還要做

到不捨眾生,如此才能達到平衡,稱為不住道行勝,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此為

四地菩薩修行的內容。

 

(二)十種精進不退

 

大乘菩薩行者光是對治煩惱只能厭離生死,沒有救護眾生的心,所以另外還要有一項是對治小乘行,發菩薩心,依本願來修行。《華嚴經》云:

 菩薩修行如是功德,為不捨一切眾生故,本願所持故,大悲為首故,大慈成就故,思念一切智智故,成就莊嚴佛土故,成就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相好音聲悉具足故,求於上上殊勝道故,隨順所聞甚深佛解脫故,思惟大智善巧方便故。[30]

 

菩薩修行,主要為不捨離一切眾生,這都是菩薩之本願所持故,菩薩以大悲為首,大慈來成就,心常繫念佛智,成就莊嚴佛果淨土,成就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悉皆具足,專求於上上殊勝道,從聞、思、修入佛解脫,思惟大智慧善巧方便。這是慧地菩薩所發之大誓願,能夠使他不住涅槃。

   

    又《華嚴經》云:

菩薩住此焰慧地,所有身見為首,我、人、眾生、壽命、蘊、界、處所起執著,出沒思惟;觀察治故,我所故,財物故,著處故,於如是等一切皆離。此菩薩若見業是如來所訶、煩惱所染,皆悉捨離;若見業是順菩薩道、如來所讚,皆悉修行。[31]

 

菩薩在這裡起正念觀面對身見為首的人、眾生、壽命等等,我及我所擁有的財物等等,我所執著的一切都要捨離。根據修行上面的三十七道品可以正離煩惱,煩惱既然能夠去除,業當然也隨之消亡,要斷惡修善非只是消極地斷惡,更要積極修一切善法,只要是如來所讚歎,順菩薩道的都必須去修,由修善直接影響斷惡的成就。

 

    護小乘行提到這些菩薩修行功德是什麼呢?為的就是不捨一切眾生,而修道品,是精進波羅蜜具體的表現,精進並非盲目是以智為導,主要的內容是不捨一切眾生而持精進波羅蜜,以本願力故,慈悲益物,憐愍為懷,此才稱為慧地菩薩的修行[32]。如經云:「此菩薩隨所起方便慧,修習於道及助道分。」[33]此地菩薩修行的內容除了起方便慧,不捨眾生以外,還要修三十七菩提分法,這是第四地菩薩所證得的智慧,助道及正修的內容。同時起增上心這一項的成果,是在殊勝功德上昇起增上心,有十種增上心,就是讓他不斷追求菩提分,十種增上心。《華嚴經》云:

 如是而得潤澤心、柔軟心、調順心、利益安樂心、無雜染心、求上上勝法心、求殊勝智慧心、救一切世間心、恭敬尊德無違教命心、隨所聞法皆善修行心。[34]   

 

《華嚴經》云:

       此菩薩知恩、知報恩,心極和善,同住安樂,質直柔軟,無稠林行,無有我慢,善受教誨,得說者意。此菩薩如是忍成就,如是調柔成就,如是寂滅成就。[35]

 

前地中從佛聞法,是說法尊,今起傳法修行之心則為以報諸佛恩也,因為現在說的是第四地,前面發光地菩薩主要以聞、思、修三慧為主要修行內容,從佛聞法,

聞法的對像即為說法尊,三地菩薩聽到說法尊來說法,其心裡起了一個傳法修行之心,也就是聽聞佛法後,聞思同時修,另外還要起傳法修行之心,要如說修行,知恩、報恩;報恩就是傳法,將自己所聽到的佛法傳達出去,同時要依法修行,報佛恩最主要的方法即傳法及依法修行。這裡所言之忍,非指個人的修養或情緒可以加以控制,此忍是要脫離煩惱的困擾,不由煩惱起業染,不能真正的達到忍成就。三地菩薩成就忍波羅蜜增上,四地菩薩主修精進波羅蜜,若無前面的調柔和寂滅是不能成就真正的精進。

 

又《華嚴經》云:

 是菩薩心界清淨,深心不失,悟解明利,善根增長,離世垢濁,斷諸疑惑,明斷具足,喜樂充滿,佛親護念,無量志樂皆悉成就。[36]

 

菩提心是菩薩的本心界,要得到滿足,前面的幾項成就也都要能夠增長滿足,正念真如修三十七道品,還要精進不懈,前二果指離障果和成德果,遠離過失煩惱,雜染還有成就德行,因為精進所以增長前面成就的二種果德。

 

    第四慧地菩薩修行圓滿成就精進波羅蜜。根據《華嚴經.十地品》中的經文,有十種精進得令慧地菩薩得不退轉。此十種精進是哪十種,《華嚴經》云:

       不休息精進、不雜染精進、不退轉精進、廣大精進、無邊精進、熾然精進、無等等精進、無能壞精進、成熟一切眾生精進、善分別道非道精進。[37]

 

此十種精進乃第四慧地菩薩,所修的自利利他二利行的成果,而此成就即是精進不退。然澄觀大師於《華嚴經疏》中就此部份加以說明:

 

      初、總、餘、別;別有九種不休息義。[38]

 

所謂「初、總」,是指「不休息精進」是總說。又所謂「餘、別」,是指後面九種不同的精進,而此處亦包含前不休息精進。其實不休息精進已包含了其他九種精進。以下將此九種精進略作說明:

(1)、不雜染精進:指菩薩行精進行平等流注,不急不緩,猶如琴絃,恰到好處,不緊不鬆,合乎中道,沒有夾雜任何的怠懈,更無激進。

(2)、不退轉精進:菩薩已修大乘菩薩行,故不會在退轉。

(3)、廣大精進:菩薩起廣念利他之心。

(4)、無邊精進:菩薩所作一切皆為利益無邊眾生,攝取無邊眾生。

(5)、熾然精進:菩薩之精進,猶如熊熊熾火,永不熄滅。

(6)、無等等精進:菩薩之精進,無人能比。

(7)、無能壞精進菩薩行精進行,即使煩惱、魔障,皆不能惱壞其精進修行。

(8)、成熟一切眾生精進:菩薩所作一切,皆為護念一切眾生、成熟一切眾生之善根。

(9)、善分別道非道精進:菩薩之智慧善能分別道與非道,因此菩薩能自斷一切疑惑,乃至對於眾生問難,皆不畏懼。[39]

 

慧地菩薩於菩提道上行菩薩行,就是為不捨眾生,能於各種橫逆阻撓中堅

信佛法而不退轉,為饒益眾生於各法門中更加精進不懈的修行。那麼菩薩如何能聞法,而堅固不退轉?《華嚴經》云:

 所謂:聞有佛、無佛,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有法、無法,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有菩薩、無菩薩,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有菩薩行、無菩薩行,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有菩薩修行出離、修行不出離,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過去有佛、過去無佛,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未來有佛、未來無佛,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現在有佛、現在無佛,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佛智有盡、佛智無盡,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三世一相、三世非一相,於佛法中,心不退轉。是為十。[40]

 

    在華嚴宗法藏及澄觀二位祖師,對於華嚴菩薩所修精進波羅蜜的解釋,不離唯識所說的被甲精進攝善精進利樂精進三種精進。[41]以《華嚴經》十地菩薩的修行來說,雖然各地各有所偏重的波羅蜜的修行,但是都不離精進波羅蜜的修行。尤其是第四焰慧地菩薩,他在三十七道品的修行中,更得到不住行與精進不退的成就,此乃十地菩薩行精進波羅蜜的代表。

 


[1]《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6,CBETA, T10, no. 279, p. 189, c4-10。

[2] 澄觀在《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37〈26 十地品〉:「所以來者,瑜伽七十八引解深密,明四種清淨能攝諸地。」,CBETA, T35, no. 1735, p. 788, c22-24。下為原出處。

《解深密經》卷4〈7 地波羅蜜多品〉,CBETA, T16, no. 676, p. 703, b21-23。

[3]《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卷3,CBETA, T35, no. 1732, p. 57, b17-18。

 《華嚴經探玄記》卷12,CBETA, T35, no. 1733, p. 333, a11-22。

[4]《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37,CBETA, T35, no. 1735, p. 789, a4-6。

[5]《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37,CBETA, T35, no. 1735, p. 789, a5-6。

《十地經論》卷1,CBETA, T26, no. 1522, p. 127, a21-22。

[6]《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37,CBETA, T35, no. 1735, p. 789, a6-7。

 《成唯識論》卷9:「四焰慧地,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焰增故。」,CBETA, T31, no. 1585, p. 51, a26-27。

[7]《成唯識論》卷9:「四焰慧地。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焰增故。」,CBETA, T31, no. 1585, p. 51, a26-27。

[8]《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37〈十地品〉,CBETA, T35, no. 1735, p. 789, a17-18。

[9]《十地經論》卷6,CBETA, T26, no. 1522, p. 162, c19-24。

[10]《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37,CBETA, T35, no. 1735, p. 789, a18-23。

[11]《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37,CBETA, T35, no. 1735, p. 789, a23-27。

[12]《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6,CBETA, T10, no. 279, p. 189, c17-23。

[13]《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6,CBETA, T10, no. 279, p. 189, c23-27。

[14]《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6,CBETA, T10, no. 279, p. 189, c28-p. 190, a1。

[15]《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a2-4。

[16]《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a5-7。

[17]《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a5-7。

[18]《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a8-10。

   七覺支的內容包括:

1.念覺支:謂修道者於證悟之過程中,明記三學、四聖諦、八正道等佛教教法而念茲在茲、

      憶持不忘之階段;其時修道者之心,係以「念」為其體性。恆常正念正知,了知

      身受心法之不淨、苦、無常、無我等,並將此等佛教正確之世界觀,憶持不忘,

      即是此一證悟階段(念覺支)之具現,使心中明白,常念於禪定與智慧。

 2.擇法覺支:依智慧選擇分別諸法之真偽法,取真法而捨棄虛法,以趣入菩提。

3.精進覺支:精勵而不懈地勇猛勤策進修諸正法。

4.喜覺支:心得正法、善法,以喜為體而生之欣悅歡喜。

5.輕安覺支:身心輕快安穩。即其所證真實法性,非菩提分種子而捨離故,身業心業得輕安  

               故。

6.定覺支:以定為體,令心安住而不散亂。

   7.捨覺支:即捨離所見念著之境時,能覺了而永不追憶虛偽不實之法。即心為平等性,以行

             捨為體,心無偏頗,不執著保持平衡,而住於寂靜。

[19]《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a11-13。

八正道的內容包括:

1.正見:如實了知世間與出世間之因果,審慮諸法性相等之有漏、無漏慧。遠離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不正見」之見解亦是正見。

  2.正思惟:思考真實之道理,亦即遠離貪欲、瞋恚、害念等邪思惟,而對無貪、無瞋、不害

等生起思惟。

 3.正語:遠離妄言、兩舌、粗言、綺語等一切虛妄不實之語。

  4.正業:即身口意三業清淨,遠離殺生、不與取、邪淫等一切邪妄。

5.正命:佛弟子依從正法,清淨身口意三業;遠離咒術、占卜等五種邪惡之謀生方法,而如

法求取衣服、飲食、湯藥、床榻等生活資具,即稱為正命。

6.正精進:發願已生之惡法令斷,未生之惡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長

滿具。即謂能求方便精勤。

7.正念:遠離邪念,如實憶念諸正法之性相,明記不忘的正思念。

 8.正定:離欲惡不善之法遠、離諸雜亂想,使住心不亂,堅固攝持於無漏清淨的禪定。

[20]《新華嚴經論》卷12〈1 世主妙嚴品〉,CBETA, T36, no. 1739, p. 794, a16-19。

[21]《新華嚴經論》卷12〈1 世主妙嚴品〉,CBETA, T36, no. 1739, p. 891, a1-10。

[22]《大般涅槃經》卷38〈12 迦葉菩薩品〉,CBETA, T12, no. 374, p. 586, c21-p. 587, 24-26。

[23]《新華嚴經論》卷12〈1 世主妙嚴品〉,CBETA, T36, no. 1739, p. 794, a8-10。

[24]《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又名華嚴經決疑論)》卷1,CBETA, T36, no. 1741, p. 1018,

c27-28

[25]《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37,CBETA, T35, no. 1735, p. 789, a25-26。

[26]《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a14-20。

[27]《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b13-27。

[28]《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b28-29。

[29]《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c1-11。

[30]《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a14-20。

[31]《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a21-26。

[32]《華嚴經探玄記》卷12,CBETA, T35, no. 1733, p. 336, a1-8。

[33]《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a27-28。

[34]《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a28-b2。

[35]《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b2-5。

[36]《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b10-13。

[37]《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6,CBETA, T10, no. 279, p. 190, b7-10。

[38]《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38,CBETA, T35, no. 1735, p. 794, c18-19。

[39]《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38〈26 十地品〉,CBETA, T35, no. 1735, p. 794, c18-p. 795, a1。

[40]《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6,CBETA, T10, no. 279, p. 85, a15-25。

[41] 參見《華嚴經探玄記》卷6:「依瑜伽有三種精進:一被甲精進是始修;二加行精進是次修;三無厭足精進是修究竟;以三業策勤為性。」,CBETA, T35, no. 1733, p. 222, b3-5。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8:「精進者,練心於法,名之為精,精心務達目之為進。以勤及所起三業為性,亦有三種:一被甲;二攝善;三利樂。」,CBETA, T35, no. 1735, p. 560, b18-2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eesee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